「台灣智慧航空城產業聯盟」日前正式成立,包括中華電信、IBM、Intel、研華科技、資策會及工研院等聯盟業者皆出席與會。為了推動桃園航空城發展計畫,聯盟將在接下來對政府提案,建構一個以智慧航空城為主軸的智慧城,進而帶動相關建設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,同時針對人流、物流、金流及資訊流做整合。
聯盟會長中華電信董事長李炎松指出,「在短短兩個月的籌備期間,就已結合超過70家國內外智慧航空城具代表性的領導業者加入為會員,包括產、官、學、研各界,大家對航空城的發展都有高度期待,這是與國際城市接軌很重要的一步。」
李炎松表示,為達成聯盟打造「國門智慧運籌之都」與建設「產業科技智慧之城」的目標,現階段已分別成立「ICT基礎建設組」、「產業科技應用服務組」、「智慧空港應用服務組」、「法規標準組」及「合作推廣組」等五大小組,希望能在國家門戶之境,發展創新應用及ICT整合能力。
聯盟秘書長謝繼茂說,桃園航空城最主要的發展定位與主軸,其實就是希望以機場為引擎,帶動周邊產業發展,強化機場的客貨運服務,例如航空物流業者群聚效應、國際商務功能、大型觀光休閒設施,成為一個大生活圈。
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總經理張光耀指出,「由以前的機場城市提昇至航空城,是整個價值的提昇,因為機場城市著重在內部交易,例如商店街;但航空城則吸納更多的金融、運輸、零售及旅遊產業進駐,形成更大的購物中心、商業園區或產業園區。」
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IBM全球資訊科技服務部資深顧問陳俊傑則提出建議,「千萬不要建構太多重覆的資訊,各家業者不能只是各做各的,而是彼此要有共識做技術整合,也不要老是關著門。」
他進一步舉例,「像中國就有很大的企圖心,當我們去舟山群島開始去幫當地做布建的時候,他們就直接喊出要做出全世界沒有的智慧城市,而先前在巴西的里約,IBM也為當地布署了最大的資訊中心,串連城市的資訊流。」
如今,雖然台灣正開始要跟上這些智慧城市腳步,但仍有一大段路要走。陳俊傑說,例如之前為新北市建立的科技防衛城就是很好的示範案,目前IBM則前進屏東從養水種電出發,規畫綠能智慧城。
從這些經驗來看,桃園航空城成功並非不無可能,然而,要如何強化「航空機能」與「非航空機能」看來任何一邊都不能偏廢,而且不只企業間要取得共識創造吸引商機的多贏局面,政府與民間之間的溝通在未來勢必也扮演更關鍵的角色。
轉錄自http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view/id/30502
熱門搜索:台南網頁設計、網頁設計、網站設計、台南網站設計、台南網頁設計公司。